答应了为外国同学讲解。他从图书馆借来参考书,夜以继日地钻研后,便从阴阳两个基本概念开始,将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理、气、象、数…….讲得一清二楚,听的人心悦诚服。对《易经》的钻研,使刘子华的研究方向来了个大转向,将八卦与天体星球结合了起来。他根据《易经》关于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结构组合,信心十足地建立起八卦与星球的对应关系。他将八卦配八大星球,分成男女即阴阳两性,对应相配。奇妙的是,一对双配偶,两对单配偶各自现代天文参数(指密度、速度、对日距离等数据)之和,均成为恒数值60。刘子华发现六十四卦中有临、复、遁代表四个方位的重卦,而中国古籍又有“四隅星”(盗星,种陵,天狗,女帛)的记载,他将临卦(天狗)与冥王星、垢卦(盗星)与天王星、遁卦(天狗)与海王星相互合定,即确定其配偶关系,可是复卦(女帛)难道不该有与之相合的配偶?这就意味着还有一颗未知的星等待着天文学家去发现。即是说刘子华根据《易经》,推测出太阳系边缘轨道上尚有一颗未知的行星,这颗行星的密度约有0.5(以水为单位),速度约为每秒2公里,对日平均距离约有73——74亿公里,循环太阳一周时间约为800天。
刘子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作为博士论文提交给了巴黎大学。巴黎大学专门为此组织了一个论文审查委员会。有名的汉学家马伯乐这一关开始就过不去,他傲慢地对刘子华说:“我读的汉文古书不比你少,还没听说过《易经》八卦能和天文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可是当他再仔细地读过刘子华论文之后,却不得不改口说:“易经是东方智慧的明珠”。法国天文界的学者更为论文的论点、论证,数据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所折服。刘子华听到一句称赞:“了不起的中国人!”刘子华的博士论文震惊了世界科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