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对联为南宋状元宰相文天祥所题。
廖氏杨公祠内悬挂着二块巨匾,一块是“历代国师匾”,文曰:
奉旨钦天监国师 廖金精 廖兴 廖均卿 廖旺隆 廖文政钦天监博士 廖景庵 廖必旺 廖用成 廖歧山 廖绍定 廖觉先 廖炳 廖绍宠[Page]
另一块是“历代明师匾”。三僚所谓的“国师”,是指受过朝庭封赏的堪舆术士,未受朝庭封赏,但在民间享有很高声誉的堪舆术士,称为明师 据兴国明代的古县志《窦志》载:三僚村曾姓的杨公祠始建于元朝末年的至正年间(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距今约650年左右),祠堂位于三僚村盆地的中央,(今三僚诚真希望小学前面、三僚村委会东侧),座向是壬丙兼子午,殿堂上杨筠松居左,曾文辿居右,均为和真人大小的樟木雕像,镀以金漆,民间俗称“杨公金身”。
元朝杨筠松雕像完成时,大学士欧阳圭有诗赞曰:
“大道无形,公独有像,神仙不死,公独有葬。”
杨公祠内还二幅对联曰:
名扬百千万年仙踪永驻 文钳三十八代德泽长存 灵应九州 图书有象悟通消息达天机 造化无形参透盈虚成大道 万国朝元 自古天下重名此仙有几 能使山川生色惟公独尊
由是观之,
一、杨筠松实有其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杨公其术之高令人难望项背,也是无可非议的。一是出那么多的钦天监的,曾氏和廖氏专为他竖祠可见一斑,再则有宰相题祠和太守题碑可以看出,还有,“杨救贫”三个字在我们湖南民间亦无人不晓,更不用说江西一带了,杨公真名在民间倒已无多人知道,从侧亦可见其术之深,其德之高。
三、从廖氏专为杨公竖的祠来看题词中的“青囊元妙、一天星斗、抽爻换象、图书有象”等语,虽只只言片语,其中如果不是讲河洛之理你很难另外说是讲其它什么吧。虽说不是廖氏所题,但其族既出了那么多的钦天监,其术定是一些民间高师所能比吧,怎能让一些与自己的祖师爷杨公毫不相干的语言出现在上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