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易心得 > 易林杂说 >

尚 统

时间:2005-02-08 04:51来源: 作者: 点击:
中国是个重“统”的国度。这也跟中国社会的宗法结构关系十分密切。最初的“统”,当然就是“血统”了。在母系社会或族内婚流行的时期,不可能有血统的观念,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统”意识,随着父系社会的到来,私有制的出现,不同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区别
  中国是个重“统”的国度。这也跟中国社会的宗法结构关系十分密切。最初的“统”,当然就是“血统”了。在母系社会或族内婚流行的时期,不可能有血统的观念,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统”意识,随着父系社会的到来,私有制的出现,不同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区别出现了,剩余财产的继承权出现争执,于是因“统”论序以解决氏族或部落内部的纠份。在血统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封建性的政治“正统”观。孔子作《春秋》,内华夏而外诸夷,即以华夏族为主而以周边少数民族为辅,已经表现出“正统”意识,而他以封建君主为中心的宗法社会的儒学思想,也正是其“正统”观的具体阐释。照孔子儒学的理解,谁能承天得道,那么他就是“正统”,就是真命天子,就应该受到诸候的尊重,否则就是谮越,就是以下犯上,不仅于礼不合,而且天理难容,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因此,“统”观也就成了封建皇权的有力支撑点,成为礼的核心。除政治上的“正统”外,在哲学思想上还生发出“道统”观,即“道”在承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统系。由于儒学在“百家争鸣”之后,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因此,“道统”也主要记载的是儒学之“道”传播的过程,具体地就是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孟(子)及以后各代大儒绍承“道”统的历史。受其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上出现“文统”,道教里出现“仙统”,佛教里出现“佛统”,似乎在中国社会的每一个独立的分支里,都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统”。
  尚统的民族心理,保证了我们民族历史的延续不断,某种程度上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因素,但同时也为排斥异端作了准备,被纳入“统”内的,理所当然被看成正确,而“统”外的也就只能是异端,二者泾渭分明,判若鸿沟。而且,尚统的思想也造成了沉重的文化负担,使我们这个民族形成了“朝后看”的习惯心理和惯性思维,无论做什么,都要从祖宗那里去找依据,找不到就惶然、茫然失去了心理的依归。尚统的思想,在为保守和守旧的心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还给排斥异端提供了方便之门。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受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作为其依据的,就是所谓的“祖宗家法”前所未有,与所传之“统”相悖不能相容。从先秦的商鞅到宋代的王安石再到近代的康梁,凡是改革现实,都一无例外地受到保守派的排挤和打击,改革者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都是身败名裂的失败者,由此就可以看出“统”意识在中国人心目当中的地位是多么的稳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2010年至2020年之预言

    科学家只能预言在未来十年内全球暖化现象达至冰山的溶解及水位的上升,将淹没世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