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奇门六壬 > 六壬神课 >

六壬辨疑(一)

时间:2002-05-25 20:48来源: 作者: 点击:
《六壬》作为《周易》的一个支流,从古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它无论在名义上,组织上或内容上都把《周易》的义理及理、数、象、占思想溶于一炉,发挥的淋漓尽致,无所不周。无处不闪耀着《周易》的光辉。对于它的研究,至今学术界同仁很少契及。本人研究
  《六壬》作为《周易》的一个支流,从古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它无论在名义上,组织上或内容上都把《周易》的义理及理、数、象、占思想溶于一炉,发挥的淋漓尽致,无所不周。无处不闪耀着《周易》的光辉。对于它的研究,至今学术界同仁很少契及。本人研究壬遁之学有年,毫无深造独到之处,所幸偶有所悟,草此拙篇,旨在“以古论古、以古疑古、以古辩古、以古证古”的思维方式,作为探讨壬学的路数,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
  一、六壬原始晚于《周易》
  《六壬》之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
  唐.许道符撰《大六壬心镜》说:“昔轩辕黄帝得元女降斯神式,往授三篇(即太乙、六壬、奇门、本文作者注),既获之,藏于金柜、计二卷……”。古人著书皆唱和之。给它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清四库全书《六壬大全》提要中说:“或谓出于黄帝、元女,固属无稽。要其为术,固非后世方家所能造……”。又说:“考国语伶州鸠对七律,以所称上宫大吕,上宫推之皆有合于六壬之意,然特以五音十二律定数,未可既指为六壬之源。吴越春秋,伍员及范蠡鸡鸣、日出、日映、禺中四术,则时将加乘与龙蛇刑德之用,一如今世所传。而越绝书载,公孙圣亦有今日壬午时加南方之语,其事虽不见经传,似出依托。然赵煜,袁康皆后汉人,知其法著于汉代也”。
  清朝未年民国时代的韦千里编《六壬秘籍》则说:“国语伶州鸠之对七律,实其权舆。下逮春秋,子胥、少伯并以精于是术著名,吴越春秋《越绝》书中,俱载其事,则由来远矣……”。
  虽然《六壬》具体产生的年代已无可考。但根据上述这些说法,我们可以初步推知,早在春秋时代或者更早它就有可能存在了。考《左传》中无一语涉及《六壬》之辞,我们可以肯定它的创作年代一定会晚于《周易》,这一点相信不会有疑议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