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易学人生 > 星家列传 >

中国易学历代圣贤(宋代)(4)

时间:2007-02-24 00:27来源: 作者: 点击:
程 颐 1033~1107 北宋着名哲学家和易学家,理学创立者之一。从事讲学和着述达三十余年。他是北宋易学中义理学派代表。通过对卦爻辞的解释,提出卦变说、当位说、相应说、随时取义说,极有利于说明卦爻象和卦爻辞之

  程 颐 1033~1107
  北宋着名哲学家和易学家,理学创立者之一。从事讲学和着述达三十余年。他是北宋易学中义理学派代表。通过对卦爻辞的解释,提出卦变说、当位说、相应说、随时取义说,极有利于说明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的联系,使取义说得到充分发挥。提出所以为阴阳者是道的命题。将“一阴一阳”解释为有阴有阳,又以理本论代替了玄学贵的无论,进一步发展了理学派的本体论。认为阴阳动静,无始无终,肯定了阴阳变化的永恒性。
  陈 灌 1057~1124
  北宋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字莹中,号了翁。以邵康节之学说《易》,讲解象数,兼取他家,以易数言天下治乱多验,于《易》确有所得,着有《了翁易说》、《四明尊尧集》等。
  邵伯温 1057~1134
  北宋易学家。字子文。邵雍之子。继承其父的象数学并加以阐释。
  耿南仲
  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其《易》说推衍尼山无大过之旨。推衍奇偶晦蚀,可节取所长。着有《周易新讲义》。[Page]
  朱 震 1072~1138
  南宋学者、易学家、易学史家。精于易学。对两汉以来的易学流派以及北宋以来易学的发展都进行了探讨。自谓其易学以《易传》为宗。继承了汉易取象说,并吸取了互体、卦变、纳甲、飞伏、五行、卦气等说。对筮法的解释,主张有气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独标象数之帜。《易》图之多,开创了后代许多易学家大画《易》图的先例。着作有《汉上易传》、《周易卦图》、《周易丛说》。
  李 光 1078~1159
  南宋易学家。字泰发,号转物居士,又自号读易老人。主张解《易》不应拘泥于象数,而应明人事。其解《易》往往依经立义,因事抒忠。引史入易,以史证易,因反对秦桧和议,假借易学道出其政治观点。着有《读易详说》、《庄简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