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易心得 > 学易心得 >

理易与心易(2)

时间:2001-06-22 20:01来源: 作者: 点击:
仔细考察分析这些复杂化、精确化、定量化的工作,不难发现他们在思维方式上都是企图给《易》注入更多的逻辑内涵,即试图发现或发明一些具有确定性的逻辑规律,再通过这种逻辑规律进行推演预测。用哲学术语讲,这种

  仔细考察分析这些复杂化、精确化、定量化的工作,不难发现他们在思维方式上都是企图给《易》注入更多的逻辑内涵,即试图发现或发明一些具有确定性的逻辑规律,再通过这种逻辑规律进行推演预测。用哲学术语讲,这种思路也就是对“工具理性”的推崇和运用,我们把这种治易方式称为“理易”,即“以理解易”“穷理断易”,这种方法正如同西方科学传统那样,以解析(而不是综合)、细分(而不是统摄)、定量(而不是定性)、形式逻辑(而不是辨证逻辑)等为特点。我想,全部问题和毛病就出在这里!
  我们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因为长期的修炼或偶然的顿悟而逼近宇宙和人生最隐秘的境界时,都会有一种似有似无、若即若离、捉摸不定的恍惚之感,你似乎明白了许多但似乎又难以讲的明白。恍兮惚兮,隐然有象。《易经》作为对宇宙和人生精微玄妙的映象和模拟,其本身也正具有这种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的性质。因此,易经的模糊性实在是她所要反映的事物(道)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模糊性决不等于空无,正是在这种看似模糊的混沌之中,蕴涵着宇宙、人生、社会的全部信息。这里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事物所内涵的有用信息量跟人们对它的认识的明晰性是成反比的,越是清晰确切的事物,所涵的有用信息就越少。换句话说,我们对于确定性的获得,往往是以对信息完备性(全息性)的损失为代价的。这样看来,《易经》的模糊性正是它的全息性的必须。
  道,可道,非常道。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当进入到宇宙的最隐秘处时,实在太幼稚和苍白了。正象许多常规的物理定律在黑洞那里或量子世界会失效一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驾轻就熟、清清楚楚的那些形式逻辑规律、那些语言等等,当面对宇宙的至精至微时,似乎全都失去了作用。因此,所有那些企图用清晰的逻辑、用如同1+1=2这样明确的推理来解释和判断易经的努力,正如企图骑着自行车上月球一样,从根本上就注定是要失败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