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易心得 > 易林杂说 >

时间:2005-02-02 00:32来源: 作者: 点击:
在儒家的经典里,礼被解释成为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必然体现。礼在先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作为宗教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在上古时期礼的这三个发展阶段里,礼并不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

  在儒家的经典里,礼被解释成为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必然体现。礼在先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作为宗教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在上古时期礼的这三个发展阶段里,礼并不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度或传承,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深化,作纵深的扩展,这是一个人文化的过程,也是礼的奠基时期。其最后完成,是在周朝,作为礼的完善的硕果,是周代的宗法制度的完备。但是,随着周天子的失政,诸侯争霸,上古时期建构的维护社会稳定的礼的框架,也被打破。重建礼教,自孔子始,因此,礼被看成是儒学经典要义之一。在孔子那里,主要是指周朝的文物制度。在他看来,春秋天下大乱,就是因为周代的礼教被破坏了,诸侯大夫们都是越礼而动,于是他一再强调要用周礼治理社会,要“正名”,要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规定在他应该处身的社会地位上,从而达到理治的目的。

  作为儒学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礼在封建社会里几乎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国与国之间有外交的礼仪,人与人之间有社交的礼仪;礼仪的治革,形成了风俗习惯,礼仪的强化,转成了国家的法律。礼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宋儒将传统儒学向“内圣”方面转化,使儒学进一步理性化,系统也更加完备,礼也进一步向人的“心”的深度挺进,原本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礼,也从人欲、天理那里找到了依据,礼跟“义”的内含联系更紧,礼的系统也随之空前严密起来,进而成为扼杀人性、个性,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封建礼法的教条,将礼对个体的约束,从“该做什么”,“怎么做”,一变而为“不该做什么”,“不应该怎么做”,强制实施的色彩相当浓厚。封建卫道士们,也动不动就用不合于“礼”来打击一切进步的创新的行为,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2010年至2020年之预言

    科学家只能预言在未来十年内全球暖化现象达至冰山的溶解及水位的上升,将淹没世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