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易心得 > 易林杂说 >

时间:2005-02-08 04:40来源: 作者: 点击:
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承载、传递、表达绘画主体的思想情感是中国画的主要功能,因此,中国画是呈现的而非再现的,任何一幅中国名画,都是创作主体在现实的基础上加工升华而成的。这与西洋油画的写实风格大异其趣。 有人说中国没有写实的绘画,这只能从
  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承载、传递、表达绘画主体的思想情感是中国画的主要功能,因此,中国画是呈现的而非再现的,任何一幅中国名画,都是创作主体在现实的基础上加工升华而成的。这与西洋油画的写实风格大异其趣。
  有人说中国没有写实的绘画,这只能从大体上讲。事实上,写实的画风不仅在中国存在着,而且还曾出现过黄金期,那就是北宋画院的画作,无论是摹形写态还是点染着色,都是工稳精致,力图再现事物的原貌。只是,这种画风在以文人写意画为主流的中国画坛,一直未被看好,未被真正认可,反而受到批评,从而严重影响其发展。
  除注重写意之外,中国画的另一特色,就是散点构图。这其实是跟其写意风格紧密相关的。为了表现画家的心胸情怀,他在创作时便无所顾忌地打破现实光线、点面体的布局规律,随心所欲地表现他所愿意表现的某个侧面,或有意将某个局部进行强化。无疑,这种着重表现画家个体情感的绘画精神,某种程度上具有个性超越的趋势,但十分有趣的是,传统中国画反而又十分注重从前人那里吸取经验,甚至有着极为强烈的临摹前人画作的风气,使得膺品达到乱真的程度,甚至有些临摹习作远胜原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殊性之所在了。画家都讲外师造化(大自然),内法心源。这个心源在中国文化里并非指个体的情感,而是古圣先贤在其作品中表达流露的艺术精神,于是临摹就变成了对先贤心意的学习和领悟。
  散点构图和写意的笔调,形成了中国画遗貌取神的审美追求。苏轼就曾说,如果看到某幅画所表达的只是画面中的意思,那只能是用儿童的见解作的画,并非成熟的传神的精品。中国画所讲求的神韵,简单地讲,就是通过画面的构图、物景,甚至中国画特有的皴染手法所突现出来的意境氛围。这是画家最用意的部分,也是欣赏者最关注的部分。因为画家的情怀,不是通过画面中实有的景物表现出来,而是以画面之外的意境作为载体进行传达的。这种意境的追求,使中国画极富空灵特色,同时,也使赏画成为一种艺术再创造的审美活动,意境不胶著于画,给欣赏者以巨大的想象空间。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赋予了中国画极大的艺术张力和永恒的魅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写意的表现手法,在西方,直到印象派大师们的画笔下才出现,而中国则似乎自古已然,不能不说是东西文化巨大差异的突出表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2010年至2020年之预言

    科学家只能预言在未来十年内全球暖化现象达至冰山的溶解及水位的上升,将淹没世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