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易学新闻 > 综合报道 >

整体、和谐的价值取向与人类文明建设

时间:2005-03-01 20:57来源: 作者:李荣才 点击: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类与万物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思考,既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又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这种重整体、和谐的价值取向,将在21世纪人类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重“整体”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如“五行说”用日常

  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类与万物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思考,既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又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这种重整体、和谐的价值取向,将在21世纪人类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重“整体”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如“五行说”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周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起始,将象征万事万物的其余62卦置于其后,显示出从整体上理解整个宇宙的统一;中医学的《黄帝内经》以阴阳学说为根基,把人体的各部分看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并且进一步强调整体的平衡和调节。另一方面把整体作为人生价值取向的目标,强调个体对社会整体的义务和责任。当个体的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强调个体的一切视、听、言、行都要服从整体利益。在这一价值取向的熏陶下,逐渐养成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至理名言无不渗透着重整体的精神风貌。

  重“和谐”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两家都以“和谐”作为价值追求的目标。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强调“和为贵”、“知和而和”(《论语·学而》),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倡导“知足”和“不争之德”(《老子·第六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和谐”的价值理念,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并且建立起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德性思想体系,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的和谐有序的社会。人类已跨入的21世纪正经历着工业文明转型。回顾工业文明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所走过的历程,是一个不断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向全世界不同地区扩展的过程。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其价值取向是轻“整体”重“部分”。把统一的世界分为各个不同的部分,各部分之间彼此分离、对立与竞争。这种重“部分”、重“对立”和“斗争”的价值取向,表现在具体行为上是以征服为最基本的生存法则。这一法则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依靠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去征服和改造自然。其结果一方面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使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进步;另一方面也产生出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等。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