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易学新闻 > 综合报道 >

世纪对白──周易与科学(二)

时间:2001-06-23 04:45来源: 作者: 点击:
易学是甚么?为什么会在中国发生易的文化?怎样研究和普及易学知识?对在座各位来说可能是浅显的道理,但它经过近二十年文化开放的旅程,即使是在中国,对于易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仍然是见仁见智,缺乏广泛认同感的。或贬之为:复古、迷信、背离科学;或责之
  易学是甚么?为什么会在中国发生易的文化?怎样研究和普及易学知识?对在座各位来说可能是浅显的道理,但它经过近二十年文化开放的旅程,即使是在中国,对于易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仍然是见仁见智,缺乏广泛认同感的。或贬之为:复古、迷信、背离科学;或责之:夸张、玄虚、怪力乱神.,不一而足。这种种善意的评述常常源于对易学的不了解,对于科学知识的尊重和对社会稳定的关心。在社会变革的文化大冲撞的环境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是必然的。易学是中华文化的源流。这一点,学术界是比较一致的。广义的易学研究具有全息性、模糊性,广泛的函盖面涉及到人类文明的所有领域,并且是对以佛道儒为标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的全面探索。易学是一个大钻石,人们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距离看到他的一个晶面各不相同:文化的易学、历史的易学、哲学的易学、科学的易学、军事的易学……光彩变幻,令人眩目。形成与西方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文明鲜明的对比。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结果。几百年来一些现代科学的精英已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其中,英国的李约瑟撰写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一书。在易学研究中,易学的发生原理和易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价值是我最感兴趣的。因为这是它与现代科学文明对话的重要依据。对话重在知己知彼,同时学习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易学知识才能沟通理解。在中国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使中国的文化教育模式西方化。20世纪末的中华文化的回归使人们重温旧梦。在两个同样浩如烟海的知识体系中,需要找到翻译的语汇系统沟通理解。人们将编成这本翻译工具书,在网络革命和全球化的大潮中翻阅它。在新世纪起步时,我们已处于屯卦的位置。这是第三卦“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