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阴阳对称,刚柔调和是象数思维的致思准则。一阴一阳,一刚一柔,相反相成,对称互补,构成统一和谐的宇宙万物,这一对称协调原理,在传统医学、药学、方剂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气功、武术乃至书法、美术中都有巧妙的表现,在传统的建筑结构、园林布局中,运用得更是淋漓尽致。
三、整体思维,体现了象数思维的合理内核。易学将人体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都看作有机统一的整体,对待每一件具体事物,首先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考虑它与其相关事物的相互制约的整体关系,这种思维方法,实际上包含着原始的系统论思想。传统医学可说是整体医学,它采用整体诊断与整体治疗方法,从开放中求得整体机制的平衡发展,是其精髓。
四、强调序列,注重节律,是象数思维的突出优点。易学从来注意自然界大自天体小到草木的运动发展的周期性。主张“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违反天时,人必受到自然的惩罚。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周易》卷首附入河图、洛书、伏羲八卦、文王八卦、六十四卦方图、圆图等,这些易学图式反映了神妙的象数思维方法的特征,至今引起海内外科学家的注视。美籍华裔学者杨振宁、李政道大加称赞自不待言,现代计算机的鼻祖莱布尼兹,早已声称他所创立的二进制原理与《易图》(指六十四卦圆图)“完全一致”,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玻尔更把易学中的阴阳太极图设计在丹麦国王授予他的勋章中。这表明太极图所反映的思维方法受到西方科学家的极大推崇。
《易经》——上古文化知识篡编
《易经》包含的四百五十节卦爻辞,有着广泛的文化内涵。如果将它从卦爻象中独立出来,从研究上古文化知识的角度加以考察,所包含的自然、社会知识内容,大体可分为如下一些方面(各举一、二例以窥全豹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