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周易哲学 >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3)

时间:2000-12-20 04:07来源: 作者: 点击:
关于自然理象、自然规律的知识。“履霜,坚冰至。”(坤六二)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小畜卦辞、小过六五) 关于阶级矛盾、政治斗争的知识。“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师上六)“何校灭耳,凶。”

  关于自然理象、自然规律的知识。“履霜,坚冰至。”(坤六二)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小畜卦辞、小过六五)
  关于阶级矛盾、政治斗争的知识。“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师上六)“何校灭耳,凶。”(噬嗑上九)
  关于古代战争的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既济九三)
  关于古代农业、畜牧业的知识。“不耕获,不畜舍。”(无妄六二——“畜扎牛,吉。”(离卦辞)
  关于商业、交通知识。“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旅六三)
  “贲其趾,舍车而徒。”(贲初九)
  关于历史事件。“王用享于歧山。”(升六四)“帝乙归妹。”(归妹六五)
  关于婚姻习俗。“归妹以须,反归以娣。”(归妹六三)“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大过六五)
  关于祭祀、占卜。“王用享于帝。”(益六二)“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蒙卦辞)
  关于伦理思想。“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九三)“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上九)
  古代的民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中孚九二)
  哲理格言。“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泰九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否九五)“介于石,不终日。”(豫六二)
  总之,《易经》中包含的古代思想文化资料相当丰富,剥去其占筮体系的外壳,不难发现其古奥文句中,保存着许多宝贵的上古知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