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易学新闻 > 综合报道 >

尊重《易经》,但不是不可批评《易经》

时间:2006-02-18 03:22来源: 作者: 点击:
《易经》直接导致了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 《易经》是一部拥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文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夏朝已经有了最早的《易经》典籍,叫《连山》,晚一些的商朝有《归藏》,现在我们所见的《易经》相传是西周时期周文王所作,顾名《周
  《易经》直接导致了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
  《易经》是一部拥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文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夏朝已经有了最早的《易经》典籍,叫《连山》,晚一些的商朝有《归藏》,现在我们所见的《易经》相传是西周时期周文王所作,顾名《周易》。所以,《易经》的孕育经历了前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那是一个漫长而至关重要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初期。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如果我们回溯历史,会发现《易经》孕育的年代也正是汉语汉字开始形成的年代。《易经》浓缩化、分类化、抽象化、精简化、符号化的内涵,早已超越书本和时代,渗透进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归纳起来,《易经》是使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易经》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极少有的单音语言——汉语;《易经》也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审美观念,中国的书法、诗歌等等都以精简为美,凡事力求简约,西方人常说汉文是电报型文字,由此可见一斑;从根源上分析,《易经》彻底定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在科学发展上直接导致了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也许这不是唯一原因,但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萌生,前人已经有过很多讨论,说法也很多,我认为有5点: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换句话说,比较注重实际,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第二,科举制度;第三,轻视技术,称之为“奇技***巧”;第四,中国传统里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第五,“天人合一”的观念。我认为这其中的后两点跟《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没有欧几里德,更不了解欧几里德式的推理方法
  古代希腊发展的几何学,被公认为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辉煌,也由此萌生了近代科学。当我们重温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的时候,会发现书中的推理方法直接受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影响,有公理、定理、证明、推论,甚至连所用名词都一样。可见,牛顿深知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重要性,而且依照欧几里德的方式方法进行推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