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卦》第一章,是全篇阐述的总纲,其要求之彻底如此!
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作者再次提到“圣人作易”,既未言明作易之时间,也未言明圣人是何人?一则免去后人争议,再则免使偏离主题,只是紧扣应用实际,传承易学新法,不侈谈易史而节篇幅。但于“圣人作易”又不厌重复,不忘“圣人作易”之功可敬!可知第一章是全篇纲领提要,从此章起依次展开论述。
将以顺性命之理。
上章末句提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章接着依次展开“性命”之理加以论述。是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八卦符号系统为说理之工具,以“参天两地而倚数”为主导。性属阴,命属阳,一阴一阳谓之道,二者不可分,共一太极。在人可为性命之理,而性命又可泛指事物之本质及其存在的全过程。故可系统称性命之理,而非仅局限于人体也。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天之道”,《帛书易》作“位天之道”,“立”作“位”,用“位”更确切,象、数、理皆一致。因三画八卦,取象三才。上爻为天位,凡主爻在上的卦,即是“位天之道”。“曰阴与阳”,指明了“位天之道”,一分为二,有阴有阳。主爻在上为阴者兑卦,主爻在上为阳者艮卦。是下章“山泽通气”之由,是“三分法”与“两分法”相结合为性命之理属天者,序列三才之首。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地之道”,《帛书易》作”位地之道”,“立”作“位”,用“位”更确切,象、数、理皆一致。因三画八卦,取象三才。下爻为地位,凡主爻在下的卦,即是“位地之道”。“曰柔与刚”,指明了“位地之道”,一分为二,有柔有刚。主爻在下为柔者巽卦,主爻在下为刚者震卦。是下章“雷风相薄”之由,是“三分法”与“两分法”相结合为性命之理属地者,序列三才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