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易学新闻 > 焦点访谈 >

重返迷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时间:2005-05-10 01:40来源: 作者:李辛 点击:
二、如何才能找到正宗的“固定文化系统”? 应该说,无论是教育正在进入的“新课程”,还是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掘、整理与研究,都没有依据本真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在根本上解决培养人才的指导方针上的

  二、如何才能找到正宗的“固定文化系统”?

  应该说,无论是教育正在进入的“新课程”,还是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掘、整理与研究,都没有依据本真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在根本上解决培养人才的指导方针上的“一本为宗”问题。其原因就是对本真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相当欠缺。如果编写教材的专家学者对本真中国传统文化似懂非懂,又怎能要求编写出来的教材能够让学生们学得懂呢?!更遑论对幼儿、青少年及所有公民的终生道德教育、信仰危机等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了。

  要想使中国的教育走出死胡同,只有走固守本真中国传统文化之途。要固守本真中国传统文化之途,必须明确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文明起源于七千年以前。起源于七千年以前的中华文明,以独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体系与伏羲所创“古太极图”息息相通、相辅相成为基本特征。只要用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来验证“古太极图”及其被释义的易学理论,“固定的文化系统”便会一览无余。

  中华文明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为一体。如果把她比作一望无际、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百花园,那麽,这一文明中诸多为世人所惊叹、所折服的辉煌成果,则如同园中数不尽的颗颗奇葩令人目不暇接。要想使这一百花园常开不败,就必须用我们中国人的本土研究方法,从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研究。用现代人容易懂的语言来讲,就是从“气候”、“土壤”、“园丁”的“开发、维护”技能,来分析这些成就能够创造出来的根源。惟其如此,才能从中找出能够使这一百花园生机盎然,且能够越来越繁茂的规律。如果依据因为中学西化而错位的中学西范研究方法,只将某朵或某几朵奇葩采摘下来,再将花瓣一片片撕扯开来,即使是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也不会研究出什麽能够对中华民族的复兴真正有价值的指导性规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