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周易哲学 >

《周易》与易学(上)(2)

时间:2005-05-28 21:29来源: 作者:鞠曦 点击:
显然,“两派六宗”与“《易》说愈繁”表明了易学纷杂无章的学理状态。由此可见《易》学思想的统续无宗,其结果必然是《易》学洋洋大观却又令人遗憾。 易学史表明,在对《周易》性质的判定上,最能表明上述问题的实

  显然,“两派六宗”与“《易》说愈繁”表明了易学纷杂无章的学理状态。由此可见《易》学思想的统续无宗,其结果必然是《易》学洋洋大观却又令人遗憾。  
  易学史表明,在对《周易》性质的判定上,最能表明上述问题的实质。而把《周易》判释为卜筮性,是问题中的问题。关于对《周易》卜筮性的判释,两汉的象数学派已无需赘言,而唐宋之后的义理学派虽然以《易》理而“发挥”之,却没有在基本意义上推定孔子为什么要利用《周易》“一以贯之”其理论体系,因此也不得不承认《周易》的卜筮性质。
  对于易学,梁启超有一个基本的概括,他说:
  《易经》是一部最带神秘性的书。孔子自称“假年以学”,相传还有“韦编三绝”的故事,可见得这书自古已称难懂了。汉代今文博士有施、孟梁、邱三家,又有费氏的古文。又有京焦的别派。自王弼注出,盛行江左,唐人据之以作正义,自是汉易诸家俱废。今官书之《十三经注疏》,所宗者弼学也。而五代北宋间,道士陈传始以道教中丹鼎之术附会《易》文,展转传至邵康节、周濂溪,于是有《先天太极》诸图,《易》益棼乱不可理。程伊川作《易传》,少谈天道,多言人事,稍称洁静。朱晦庵又综合周邵程之说作《易本义》,为明清两朝功令所宗。盖自王韩康伯之后,易学与老庄之道家言混合;自周、邵以后,易学与后世娇诬之道教混合。清以前易学之重要流别变迁大略如此。(梁启超:《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第6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1版)
  清末学者皮锡瑞认为:“说易之书最多,可取者少”(皮锡瑞:《经学通论》,第43页,中华书局出版,1954年10月第1版)。尚秉和慨而叹之为:“最多者《易》解,总《五经》之注,不如《易》一经之多。最难者《易》解。”(黄寿祺:《易学群书评议》,尚秉和序,第1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第1 版)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