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周易哲学 >

《周易》与易学(上)(3)

时间:2005-05-28 21:29来源: 作者:鞠曦 点击:
易学的问题形式表明,由于历代的研究者对《周易》性质和内容的认识陷入了误区,使《周易》思想体系的整体统一性始终没有得到正确的推定。由于《周易》思想体系的整体统一性得不到正确的推定,其必然发生对《周易》

  易学的问题形式表明,由于历代的研究者对《周易》性质和内容的认识陷入了误区,使《周易》思想体系的整体统一性始终没有得到正确的推定。由于《周易》思想体系的整体统一性得不到正确的推定,其必然发生对《周易》的思想形式、性质和内容的误解,易学问题由此产生,并成为中国文化中聚讼不已、争论不休的内容。

  《周易》既然称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现代中国学术研究的内容也必然包括易学,现代的易学研究也必然在历史上形成的易学问题的基本形式中展开。然而,由于同样没有在《周易》思想体系的整体统一性上进行正确的推定,现代的易学研究也必然困惑于历史上所形成的易学问题之中。所以,对易学进行的哲学反思表明,能否正确认识《周易》的思想体系,是解决易学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之所以在认识《周易》的思想体系上发生问题,无非有下述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因《周易》本身没有形成整体统一性的思想体系,使后世学者的解释可以随意发挥;二是《周易》的思想虽然自成体系,但由于后世学者不理解,从而形成了错误的解读。推定问题究竟产生于那种原因的方法很简单,如果是第一种原因,由于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统一性决定了解释者的逻辑形式和价值承诺,那么,在解释者的逻辑推定中将尽量搜求《周易》与自己的解释相统一的内容,为此甚至不惜牵强附会。如果是第二种原因,解释者因其出发于自己既定的思想形式,其价值论承诺与范畴推定的统一性要求解释者只选择《周易》与自己的思想形式相统一的内容,而尽量排除那些不能与自己的思想形式相统一的内容,或者避而不论,或者杜撰种种理由把这些内容说成本来不属于《周易》中的内容,是后人“误增”、“误改”或“伪托”。所以,我们只要反思《周易》研究中的牵强附会之处,及其那些被认为是“误增”、“误改”或“伪托”的内容,就能够发现产生易学问题的基本原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