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彝族虎文化特点及其与伏羲虎文化的渊源?
2.3.1 对虎的图腾崇拜现川滇700多万彝族人中上年纪的约三分之一都曾自称为“罗罗”,与对虎的称呼相同。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清吴任臣解释:“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为虎。”彝族在唐代建立的南诏国国王就常披虎皮,坐卧虎皮。南诏德化碑首句是“自羲皇以来”。彝人祭祖时大门上悬卦虎头瓢就代表伏羲。即自认是伏羲的后代。[1](第108页)
2.3.2 彝族十月历是以虎为首的十二属相轮回记日,三个属相周36日为一个月,一年十个月360日,再加五至六天为“过年日”[17]。它可能与华夏族夏代(以后曾流传到周代)所用的《夏小正》历法相似。《诗经》的《豳风·七月》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以及古诗中的“九月寒衣未剪裁”等句。如从十二月历来看,无论阳历阴历都难以解释清楚,为什么九月就要准备寒衣。而借助十月历来理解就不言而明了。另外《毛传》在注释《诗·七月》中的“一之日”到“四之日”时认为,所谓“×之日,十之余也”,其意是每年过完十个月后剩余的几天“过年日”。这就比起那些硬套十二月历的解释更合情合理。
2.3.3 宇宙生成观类似彝族对宇宙的生成有几种答案。首先是龙虎化生宇宙,古彝诗《尼苏夺节》中有“造天龙、造地龙”之说,彝史诗《梅葛》中有:“虎头作天头,虎尾作地尾,虎鼻作天鼻,虎耳作天耳”等语,还把虎的眼、须、牙、油、气、心、肚、血、肠、肝等等都化生为天地万物。这与楚帛甲篇中伏羲、女娲结亲生子,和“四神”开天辟地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云南彝志》中说:“清气升上去,上去成为天,浊气降下来,下来成为地”等句[1](第013页),与《道德经》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句,都是在说“元气化生宇宙”。另外,《西南彝志·天地进化论》中有:“天乃生于子”、“地乃辟于丑”、“人乃生于寅”。而寅就是虎[1](第048页)。在易学中也有“天开于子消于亥,地辟于丑消于戍” [18](第245页)等类似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