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周易哲学 >

周易哲学阐微(9)

时间:2007-04-05 20:21来源: 作者:郭顺红 点击:
不偏不倚,一元心物 有人认为《周易》是唯心的,有人认为是唯物的,那到底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呢? 《周易》的世界观包容了唯心与唯物的哲学思想的内涵,但又不是唯物哲学或唯心哲学,《周易》哲学更具超越性与普适

  不偏不倚,一元心物
  有人认为《周易》是唯心的,有人认为是唯物的,那到底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呢?
  《周易》的世界观包容了唯心与唯物的哲学思想的内涵,但又不是唯物哲学或唯心哲学,《周易》哲学更具超越性与普适性。《周易》以其阴阳变易原理真正把握了世界万物变化的本质。它的阴阳观可以容纳和涵盖自然、社会以及人类的一切对立和对应的矛盾范筹。什么是心?心的本质是什么?世界上充满了人类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已知的和未知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变化规律为之心。
  从体用角度讲,心为体,物为用。《系辞》中说:“形上之谓道,形下之谓器。”这个形上之“道”就是心,这个形下之“器”就是物。 北宋邵雍认为: “心为太极”(《心学》)。 南宋朱熹把这个道称之为理:“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朱子语类》),王阳明更将朱熹这个理变为心:“心即理”,“心外无理 ”(《传习录》)。不论以阴阳而论还是以体用而论,心和物都是一体而不可分的,王阳明讲: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传习录》),应该再补充:“物外无心”,“事外无心”更趋完美。 在《周易》中以乾元代表心,以坤元代表物。乾元健行,坤顺博物,乾坤是一体的,心物是一元的。心和物是不可分割的对立而统一存在的。
  古人将心分为天(本)心和人心,天心就是客观事物变化的本然规律,也就是“道”,而人心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也就是意识),人心不完全反映客观事物的本然变化规律。人类的目的就是不断地揭示和认证事物变化规律的过程,以人心回归天心,《周易》的哲学具有完备的认识事物并揭示其本然(质)规律的思想方法。
  与西方唯心宗教哲学相比,《周易》哲学思想是理性的、客观的,人没有成为上帝(造物主)的奴仆,从而消融了人与客观世界的“隔阂”;与绝对化的唯物哲学相比,它更注重人性的道德修养与生命的终极关怀,从而能够消除人的“物化”带来的物欲人格和社会道德失落。伴随中国文化的复兴,《周易》哲学思想已经而且还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Page]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