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苑 > 易学基础 >

日月(4)

时间:2005-09-20 00:59来源: 作者: 点击:
月球绕地球旋转为月球的公转,其方向自西向东,轨道椭圆状,距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而离地球最远的那一点叫远地点。月亮向西运动的证据是它每次西沈的时刻平均要推迟49分钟,若相对恒星来说,它的运动周期约27.

  月球绕地球旋转为月球的公转,其方向自西向东,轨道椭圆状,距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而离地球最远的那一点叫远地点。月亮向西运动的证据是它每次西沈的时刻平均要推迟49分钟,若相对恒星来说,它的运动周期约27.3天,即在此时间内,它在空间运转3600,但与此同时地球也一直不停地绕日运转,因此月亮要完成它的一个相位周期,即从新月开始经满月又回到新月就应再增2天多,共计约29.53天。因此月亮的恒星运动周期约27.3天,叫恒星月,而相对日地联线的运动周期约29.53天,叫朔望月,朔望月便是农历月份的依据。
  从地球眺望月亮,似乎觉得月球幷没有自转,因为它总是以同一面向着地球的,因为总是看到同样的斑点,即“吴刚伐桂”的景象。其实这一点正说明月球在自转,其自转周期恰好与它的公转周期相等。倘若月球不自转,那么从地球上看月亮的斑点,将每月转动一周,就不会总看到这一现象。
  月球的表面由岩石和尘土构成,和地球一样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阳光。自新月开始,月相在一个太阴月内的变化次序是:新月、上弦、望、下弦。在太阴月内,自新月算起的时间长度叫月令,如望的月令为14天。在新月的前后从地球看到的月亮日照面呈娥眉状,上弦时可见到半幅月轮,而望的前后,月亮的日照部分呈凸圆状,上弦月与下弦月不同,因为上弦时从地球上看到的是其月轮的西半幅,而下弦时见到的则是它的东半幅。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而月球与太阳之间隔着一个地球,月球不停地绕地球旋转,当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的时候,被太阳光照亮的那一半正好背着地球,向着地球的是黑暗的一半,这时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称之为“朔”或“新月”,也就是农历每月初一。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被看到,称为“上弦”。到了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