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易理探讨 >

“形而上之道”说(1)(2)

时间:2005-03-01 21:14来源: 作者:郭彧 点击:
我们参阅诸子百家之书,展开来说“形而上之道”,则见横向上的诧异和纵向上的不同。横向上看,似乎所谓的“道家”多言“形而上之道”,而所谓的“儒家”则多言“形而下之道”。纵向上看,先秦诸子言“形而上之道”

  我们参阅诸子百家之书,展开来说“形而上之道”,则见横向上的诧异和纵向上的不同。横向上看,似乎所谓的“道家”多言“形而上之道”,而所谓的“儒家”则多言“形而下之道”。纵向上看,先秦诸子言“形而上之道”似笼统并谓“一气万理”,而发展到宋代二程及朱熹等则侧重于“理”而谓“一理万殊”。然而,究其本源则一致而同归。下面,就试为一说。

  一般谓《老子》一书归纳了“形而上之道”,似无什么争议。《庄子》、《管子》、《淮南子》等书继续宣扬了《老子》的“形而上之道”论,也应该是事实。

  《老子》曰:“道可道,非恒道。”可言之道为“形而下之道”(器之道),不可言之道为“形而上之道”。何谓“形而上之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形而上之道”为宇宙构成的实体,是“混成之物”。《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又曰:“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物,是谓惚恍。”“形而上之道”是无形象之“无物之物”,是宇宙发生的最高本源。《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形而上之道”就是宇宙变化的唯一法则。是大自然的自组织运动,而道一生为阴阳,阴阳二生为五行,五行三而化生万物。人生于开天劈地之后,对无形象之“形而上之道”,自然是“希、夷、微”(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博)。既是希、夷、微,当然不可道、不可名。谓之曰“形而上之道”,亦不过是强名之而已。“朴散为器”、“复归于无极”。朴素之质,语其分则散为万物,语其合则归于无物之物。“朴”、“无极”皆是“无状之状,无物之物”。“天上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形状之万物生于“无物之物”(有形之物源于无形之物),“无”并非绝对的无,是“无有”。“太极”就是大极,是指有一极限范围,“无极”既是其大无有极限范围。“谷神不死”,永恒之道即为“神”,“阴阳不测之谓神”,此“神”乃为自然格(非人格神)。凡“形而上者”,可言之为“道”;可言之为“神”;可言之为“一”;可言之为“朴”;可言之为“无极”;可言之为“无物之物”,总而言之“道大”而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