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小匡》说:
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雒出书,地出乘黄。
1—6、《版法解》说:
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四时之行,有寒有暑,圣人法之,故有文有武。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春生于左,秋杀于右,夏长于前,冬藏于后。
又说:万物尊天而贵风雨。所以尊天者,为其莫不受命焉也。
又说:是故以天地、日月、四时为主;为质,以治天下。天覆而无外也,其德无所不在;地载而无弃也,安固而不动,故莫不生殖。…… 故曰:法天合德,象地无亲。
日月之朋无私,故莫不得光。圣人法之,以烛万民,故能审察……故曰:参于日月。
四时之行,信必著明。圣人法之,以事万民,故不失时功。故曰:伍于四时。
1—7、《山权数》说:
管子对曰:“天以时为权,地以财为权,人以力为权,君以令为权。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亡。”
又说:“以厄守丰,厄之准数一上十,丰之策数十去九,则吾九为余。”
又说:“乘轻而守之以策,则十之五有在上,运五如行事,如日月之终复。此长有天下之道,谓之准道。”
1—8、《揆度》说:
桓公曰:“‘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何谓‘事名二’?”对曰:“天策阳也,壤策阴也,此谓‘事名二’”“何谓‘正名五?’”对曰:“权也,衡也,规也,矩也,准也,此谓‘正名五’。”
1—9、《轻重戊》说:
管子对曰:“虑戏作,造六法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燧人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腥,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周人之王,循六法,合阴阳,而天下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