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周易哲学 >

《周易》和中国古代阴阳矛盾学说(三)

时间:2001-03-29 06:30来源: 作者: 点击:
对此,唐代思想家崔憬有个很好的解释。他著《周易探玄》(已佚,李鼎祚《周易集解》的引述中保留有部分史料),其中说到:“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之妙用”。肯定了阴阳既是形质本体,又具自身“妙用”,
  对此,唐代思想家崔憬有个很好的解释。他著《周易探玄》(已佚,李鼎祚《周易集解》的引述中保留有部分史料),其中说到:“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之妙用”。肯定了阴阳既是形质本体,又具自身“妙用”,其意契合王弼的阴阳“体用不二”之说,同时又作了合理的阐发。
  如果说,阴阳“体用不二”观念,偏重于表达阴阳两者的统一与和合,那么,提出阴阳“耦中有耦”,就更多地涉及到阴阳内在的矛盾对立。我们从柳宗元讲元气“交错而功”,到王安石论证元气“耦之中又有耦”的思想进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柳宗元曾以阴阳元气的交错互动产生的地壳变动为例,指出:“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与我设”(《非国语·山川震》。一再肯定了天地阴阳元气是一个自然过程。柳宗元还描述了这个自然过程的运动状态,说:“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天对》)。所谓“三”柳宗元引《谷梁子传》言:“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强调了阴、阳、天三者都统一于元气,是为万物生成之“原”。他还另外补充说:“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 洞* * 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非国语·三川震》)。颇为生动地描绘了阴阳气化过程的运动图景,意识到了阴阳二气“或会或离”、“或吸或吹”的对立矛盾关系的存在。柳宗元的理论盟友刘禹锡,还从阴阳气化的“物极必反”过程的观察中,直接提炼出朴素辩证法的“矛盾”概念。他说:“四时转续,变于所极。……极必反焉,其犹合符”(《何卜赋》)。又说:“祸福之胚胎也,其动甚微;其犹合符”(《何卜赋》)。又说:“祸福之胚胎也,其动甚微;倚伏之矛盾也,其理甚明”《因论·傲舟》)。把阴阳气化运动中矛盾的“倚伏”和存在看成是一个明白无误的道理,正是阴阳矛盾观念有了深化展开的表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