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周易哲学 >

《周易》和中国古代阴阳矛盾学说(六)(3)

时间:2001-03-29 06:31来源: 作者: 点击:
“合者,阴阳之始本一也,而因动静分而为两,追其成又合阴阳于一也。如男阳也而非无阴,女阴也面亦非无阳,以至于草木鱼鸟,无孤阳之物,亦无孤阴之物,唯深于格物者知之。时位相得,则为人,为上知;不相得,则为

  “合者,阴阳之始本一也,而因动静分而为两,追其成又合阴阳于一也。如男阳也而非无阴,女阴也面亦非无阳,以至于草木鱼鸟,无孤阳之物,亦无孤阴之物,唯深于格物者知之。时位相得,则为人,为上知;不相得,则为禽兽,为下愚;要其受气之游,合两端于一体,则无有不兼体者也”《正蒙注·太和篇》)。是说明阴阳气化“始本一”,因动静而分为两,迨其成又合阴阳为一。这叫“合两端于一体,则无有不兼体者也”。显然是把“合二而一”与“一分为二”两者放在同一发展过程中加以综合考察了。王夫之不仅把“合二而一”与“一分为二”的矛盾对立统一看成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认为在具体物类中又有特殊的表现和规律。
  (3)以“乾坤并建”、“时无先后”命题为立论根据,肯定了阴阳矛盾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王夫之已经多次论述到万物皆是阴阳动静双方对立的统一体。他曾讲到:“阴阳之外无物,阴阳之外无道”(《周易外传·杂卦》)。他又把元气的虚实、聚散、出人称之为“两间”,强调:“两间皆形象,则两间皆阴阳也。两间皆阴阳,两间皆道”(《周易外传·系辞上》)。充分肯定了阴阳对立统一体的普遍存在。在此基础上,王夫之提出“乾坤并建以为大始”的观点,并称:“乾坤并建于上,时无先后,权无主辅,犹呼吸也,犹雷电也,犹两目视、两耳听,见闻同觉也”。以为阴阳乾坤“必并建以立其大宗,知能同功而成德业”(同上书)。
  肯定了乾坤阴阳矛盾的存在是“时无先后,权无主辅”。不因时间、地点的转移而消失的,并视之为一个“见闻同觉”,“知能同功”的普遍原则。
  像王夫之那样以元气一元论论为依据,又联结“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两个命题,来论证阴阳矛盾运动及其普遍法则,确实用朴素的语言,在哲学层面上讲清了矛盾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可以称王夫之为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大师,阴阳矛盾学说的集大成者。(施炎平  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