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易心得 > 掌故趣闻 >

明末邝露苗彊的故事

时间:2007-01-03 01:23来源: 作者: 点击:
明代末年天下大乱,广东却还太平,邝露名士风流不问世事,便游山玩水,于是畅游粤西粤南一带。着有《赤雅》一书,其中多有关西南少数民族的掌故。他深入苗彊,只携剑一把、诗数卷、琴一具。这具琴却非凡品,乃唐代教坊雷大使亲手所制,名为“绿绮台”。一向
  明代末年天下大乱,广东却还太平,邝露名士风流不问世事,便游山玩水,于是畅游粤西粤南一带。着有《赤雅》一书,其中多有关西南少数民族的掌故。他深入苗彊,只携剑一把、诗数卷、琴一具。这具琴却非凡品,乃唐代教坊雷大使亲手所制,名为“绿绮台”。一向以来,被视为琴中的神品。邝露去到苗彊,却住下来,以教熟苗子弟诗书为生。原来广西的苗人亦分两种,曰生苗、熟苗。其中的熟苗则已经汉化,不但操汉人语,而且读汉人书,衣冠文物皆类汉人,唯一分别便只是尾闾骨突出,说是他们祖先猴子的尾巴,熟苗在汉人面前,仅以此为忌讳耳。熟苗少通文墨的人,通文墨的汉人亦很少肯住苗彊,是故邝露来到,苗人便集资设教馆,请他教子弟诗书,那邝露怀着一肚皮才情学问,不为世用,早已牢骚满腹,萧然有遁世之志,也乐得在苗彊住下来。也是合该有事,事情就出在那具绿绮台琴之上。邝老师教苗家子弟,三几个时辰就打发清楚,闲着无聊,便时时携着琴游山玩水,在山明水秀的地方,抚琴遣闷。却没想到,偏偏就在这穷荒异域,竟然会碰到知音。这知音,便是当日苗王的女儿,苗彊公主。二人情深,真可谓男才女貌,当时山水之间自然留下许多风流逸事。苗王便索性招邝露为驸马。在邝露当时来说。可能已打算在苗彊就此终老。谁知贩盐的汉人商贩,却带来讯息,说崇祯帝缢死煤山,李自成自称大顺王。接着又传来消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南明小朝廷已退到广东。邝露这时,如果不是忠肝义胆的话,大可以付诸一叹,顶多写几篇诗来抒发一下,长住苗彊,自然依旧可以过承平的日子。他却不然,立时为民族大义所激,便决志返回广东,跟几个好朋友扶助小朝廷。他便对苗彊公主说,广东将有大乱,他要回家,将母亲兄弟等带来苗彊避乱。那公主贤淑,当下也答应了,只叫他将绿绮台琴留下。当时他若肯听公主的话,这具名琴恐怕便还能传世,只是邝露那里肯,当时死说活说,他都要将琴带走。当临行之际,苗王便赐酒一杯,待邝露饮讫,才对他说,酒中已经下蛊,蛊毒由公主亲手所下,不的是“穿心降”。期以两年,若邝露不回苗彊,便依期心碎而死。邝露闻言,一点也不惊惶,当下也就坦然别过了。他也没想到南明小朝廷会这么快就覆亡,他才回到广州,便知道朋又纷纷死难的消息。不几日,清兵就入关了。就在清兵正式操队入关,举行占领仪式,册封大明叛将尚可喜为平南王那天,邝露却命家人积集柴薪于四牌楼,那是清兵入城的必经之路。年纪大点的广州人,一定记得广州的四牌楼。那是一条大路,其中一段建有明代进士的四个牌坊。广府人将牌坊叫做牌楼,所以这条路便叫四牌楼,为自东往西的必经大路,当年可以由沙河通到西关十八铺。只是王亭之少年时,这条路已经没落,只剩下些卖旧衫的故衣铺,繁华的地段已经转至惠爱路。王亭之由城北去文德路看书,已经行惠爱路而不走四牌楼。且说当日邝露便坐在四牌楼的路中间,高高坐在柴薪之上,面不改容,只抚着膝上的绿绮台琴,一边唱,一边望着来路。四围的老百姓不敢开门,只在门缝偷窥动静。及至望到清兵的马尘,邝露便喝令家人点火。一时火光熊熊,邝露依旧抚琴唱诗如故。清兵来到,只好停步,终于要绕道而过。传说当邝露自焚时,天起风云,人只见有一只绿色的麒麟,自火堆中冉冉上升,一路飘至天际高处。由是广州故老相传,邝露的前生是天上的麒麟下凡。四十年代,广东名士简又文将邝露的故事编成剧本,由名仱廖侠怀扮演,戏名叫《天上玉麒麟》。但戏文只做到邝露在四牌楼自焚,可是往日所传的故事,却还多一条尾巴,那便是苗彊公主寻夫了。且说苗彊公主在苗彊等了邝露一年多,贩茶盐到苗彊的商贩只说清兵已入广州,却不知道自焚的邝露便是苗彊驸马,因此那公主便心急如焚,反而埋怨当日错听父亲的说话,于邝露临别前对他下降。她心急,邝露未必对自己变心,假如他给清兵囚禁起来,那岂不是两年期届便亦穿心而死。那公主当时便禀知苗王,亲自带着几个近身婢女,拿着苗彊土司发给的文书,便由广西来到广州,寻访邝露的消息。既到广州,就往城北濠畔街邝家去打听消息,一打听,老夫人已经伤心身故,邝家凋零破败,只一个老苍头看门,见到公主时,不禁涕泪交流地向她诉说家主自焚的故事。那公主闻言,立刻叫苍头带路,连门都不入就赶去四牌楼。就在邝露自焚之处,向天拜祭。这一祭,苗彊公主却伏地不起,原来她已心碎,陪她来的苗婢,哭着将她的尸体运回苗彊。一时之间惊动了广州父老,无人不为苗彊公主伤心。于是故老相传,苗彊公主的心碎,是因为下降头失败所致。下降不成反害自身,如若不然,怎会一哭便心碎而死。邝露这宗荡气回肠的故事,真的值得讨论。如果说是伤心而死,也很难解释,为甚么会伤心到一伏地拜祭就死亡。世间多少有情人,多少伤心事,至多是因伤心而形销骨立,渐渐身体虚弱而死,那有一拜就心碎的道理。如果说公主是服毒殉情,也说不过去,她贴身的侍婢有不严密提防的道理。况且公主在邝家一知道消息就去四牌楼拜祭,由濠畔街去四牌楼的路程不远,侍婢怎会提防不来。所以除非说是公主原来就有心脏病,于拜祭邝露时,因过分伤心,心脏病发。如若不然,则广州故老相传,苗彊公主是受降头反害,这传说便不谓无因矣。照传说,邝露虽然是自焚而死,可是由于他死前的忠烈之气,加上自焚的火,所以于死前等于已解降头,因此下降头的苗彊公主便反受其害。不过这个说法亦有漏洞,对人下降会有反效果,那苗王岂有不知之理。既然如此,他就不应该叫女儿亲手下降。座下还愁少精通下降头的巫师耶,叫他们下,便安全得多。但无论如何,这故事既牵涉及降头,因此便有神秘之处。到底故事真相如何,后人便只能猜测了。我们亦只好相信下降头会害人不成反自害,这就是方术必有局限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