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易理探讨 >

周易思想综合分析(6)

时间:2005-06-13 05:30来源: 作者: 点击:
8. 《杂卦》 《杂卦》是唯一未见先秦诸经、诸子和汉初典籍征引的《易传》篇章,但扬雄(53 B.C. -18 A.D.)作《太玄》时已有《太玄错》与之相应,故《杂卦》必作于扬雄之前。从《杂卦》思想内容看,是“错综卦象”奠基之作,当属象数派传人所为。考虑到京房(77

  8. 《杂卦》
  《杂卦》是唯一未见先秦诸经、诸子和汉初典籍征引的《易传》篇章,但扬雄(53 B.C. -18 A.D.)作《太玄》时已有《太玄错》与之相应,故《杂卦》必作于扬雄之前。从《杂卦》思想内容看,是“错综卦象”奠基之作,当属象数派传人所为。考虑到京房(77-37 B.C.)象数易学21水平已高于《杂卦》思想水平且《京氏易传》已存、焦延寿也有《易林》传世(尽管可疑),故《杂卦》应成于京、焦之前。由于《杂卦》中没有孟喜提出的“卦气说”,孟喜的四正卦、十二辟卦似也高于《杂卦》思想水平,故《杂卦》作者也可能是田王孙。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猜测《序卦》、《杂卦》是刘歆伪窜,这在时间上说不过去,连刘歆之父刘向(77 - 6 B.C.)也不可能。
  9. 关于《易传》思想和作者的结论
  至此,得出《易传》成书序为《象》、《彖》、《系辞》、《说卦》、《文言》、《序卦》、《杂卦》且曾子作《大象》、子思作《小象》、子弘作《彖》、田何作《系辞》、丁宽作《说卦》、杨何作《文言》、田王孙作《序卦》和 《杂卦》的倾向性分析结论。《易传》总体看来兼有儒、道、阴阳思想,成书时间从战国初起直至汉初。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易经》和《易传》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易经》是西周卜筮记录而成的占测事典,《易传》则是以《经》为基础的义理论著汇编。《易经》卦爻辞是周代各种社会活动的记录,应有单一确定的原义;卦象则因人为取义不同而释义千差万别,是意义伸缩性最大的符号。《易传》中,《大象》具有连接《易经》卦象和《易传》义理的功能,与《小象》一道体现着儒家思想和鲁文化;《彖》是儒、道首次融合的结晶,象征着楚文化与鲁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 《系辞》和《说卦》都是儒、道和阴阳思想综合创造的成果,特别是《系辞》体现了《易传》哲学的思维水平和主要思想(《易传》哲学的提法欠精确,由于《易传》各篇思想和作者各异,笔者认为宜称《系辞》哲学、《彖》哲学、《大象》精神等更妥切);《文言》、《序卦》和《杂卦》则是从不同侧面对《易传》和《易经》的补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