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进行的。为了表述方便,按我们老祖宗的习惯,我还是把地球看作是静止的,而把太阳看作是从东方升起而落于西方的。
每年春分,太阳直射于赤道上,此南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能量是均等的。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夏至,太阳北移并且北移到它在地球上方的最北极点,将此点作一平行于赤道的球状平行线,叫做“北回归线”。在中国,此线大约位于广州市的北郊。那里树有北回归线的标志。北回归线位于北半球23°27",即北纬23°27"。夏至时,北半球得到了最大的太阳能量,而南半球则相反。
夏至后,太阳南移,于秋分时到达赤道。此时南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阳能量,与春分时一样,都是均等的。
从春分到秋分,历时半年。秋分后太阳继续南移,于冬至时到达“南回归线”,这是南纬23°27",此为南半球得到最多的太阳能量,处于夏天。相反,北半球由于太阳偏南,处于冬季。
也就是说,对生活在地球中纬度地区的人,其感受到的天文节令刚刚相反:北半球立夏,南半球立冬;北半球夏至,南半球冬至。
运用到周易的卦气衰旺及时间起卦上,我的体会是从实际出发:比如摇出一卦,时间是亥月卯日,我则以巳月卯日作为衰旺标准。
时间起卦,如今年(96年)农历七月五日辰时,年支子为1,月支申为7,日数为5,时数为5,起卦方法大家都会,我在南半球用的方法完全一样,即年+月+日=上卦,年+月+日+时=下卦,下卦÷6取动爻。尤其请注意的是:月支我仍然用“申”之数7,但卦出来后,衰旺的标准就以寅月亥日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