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易理探讨 >

易筮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九宫历算法(中)(2)

时间:2001-03-30 05:08来源: 作者: 点击:
为什么大衍数五十而用其四十九呢?这决不是筮法的故弄玄虚,“不用”的一策对于历算而言,表示八重卦(四阶)历算长度内时间的“再积余”部分。在四营主程序中,四时分整合、积余、再积余三部分时间。前筮预先提出

  为什么大衍数五十而用其四十九呢?这决不是筮法的故弄玄虚,“不用”的一策对于历算而言,表示八重卦(四阶)历算长度内时间的“再积余”部分。在四营主程序中,四时分整合、积余、再积余三部分时间。前筮预先提出的“再积余”时间,将与挂一“再积余”部分一并在后策中处理。为什么这两部分“再积余”时间需要另起一个“先扐 而后挂”的后篮程序呢?回为大雨之数五十,前筮“不用”一策,以及四营过揲之前又先“挂”一策,这个运算方法与四象消长态幻方群的中位变化有48种状态相符,所以表示“再积余”的这两部分时间,在九宫算中已确认为不可“整合”,即不存在与此相对应的四阶幻方图形,而后篮“五岁再闰”只是历法的一种合理安排。总之若前筮不先提出这一策,四阶演卦就要乱套了,而且也会影响对日月视运动空间变位的客观描测。
四、四营主程序
  《系辞》曰:“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 以象闰。……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这就是四营主程序,包括“分二,卦一,揲四,归奇”四则运算。篮法演卦,一变四营,三变一爻,十八变成一卦。《筮仪》对于四营的运作方法操之甚熟,本文不再赘述。但《筮法》演八重卦,本义与《筮仪》“占卦”概念不同,因此应着重研究四营十八变的深层内涵。(1)分二:以中位(太极)之变象征日月(两仪)运行的消长过程,这里不是“占卦”所强调的概率问题。(2)挂一:这是在分二的右份中预提的时间“再积余”部分,将在后筮中处置这一策。(3)揲四:这是“年月日”四时的整合尺度,一次过揲代表一个“整合”单位;揲余为非整合的“积余”时间。(4)归奇:指揲余之策在本程序中置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