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易理探讨 >

道统与易经(4)

时间:2005-03-13 22:10来源: 作者: 点击:
(三)王道三纲领 (系辞)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这几句话道出了黄帝尧舜垂拱而治的秘密天道无雷而轨度有定,与天同步则无扦格阻塞之患。人不能随心所欲改变宇宙法则,故顺之则吉,逆之则凶。欲顺天应人,必先知
  (三)王道三纲领
  (系辞)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这几句话道出了黄帝尧舜垂拱而治的秘密天道无雷而轨度有定,与天同步则无扦格阻塞之患。人不能随心所欲改变宇宙法则,故顺之则吉,逆之则凶。欲顺天应人,必先知天知人,此其一。
  人性有群已善恶两端,凡事只讲一端,必导致窒抑生机,易坏难成,故治平之道,在於顺天地,应人性,见利思害,见得思义,因势利导,“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隐恶扬善,止恶导善。民无信不立”。取信於民,必须与民同其好恶忧乐,上契天道,下顺人性.履信思顺,倌赏必罚,必先识人之性,此其二。
  孔子说:“为政在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人有智贤愚不肖,赋性有正有偏,智商与情商不同,故以中庸至德治平牧民,唯贤者能之。就是说善政必须辅之以贤能公忠之士,此其三。知天知人,顺天应人,思顺、履佰、街贤三纲,与《大学》。明明德、亲民、止於至善”三纲,异曲而同工,是三代王道的大纲,礼乐文明的根本。
  (四)针对人性设敦修道
  《中庸》系统论述天命、人性与修道设敦的关系,三才至道与中庸至德的关系,提出君子致中和的修学途径,以及“天地位、万物育、道并行”三个儒家生态哲学原则,是一篇专论华夏道统的网领性著作。
  1.天命、人性与敦诲的关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敦。”人为天地阴阳二气化合所生,故生命是一种宇宙现象,三才一贯,天人合一。人性既受乾坤气数多寡厚薄主宰,又受自然与社会两个生态环境制约,兼具群已善恶两端,非人力可改变,故称为“天命。。天命就是宇宙决定论。人类生命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孟子说:“暖衣饱食,逸居而无敦,则近於禽兽。”《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敦诲者也”。顺阴阳即是顺天地之道,也即(观卦彖辞)所说。神道(天地阴阳四时之道)设敦”。明敦诲即是设敦修道,如(临卦象辞)所说:“君子以敦思无穷,容保民无疆。,传承并实践道统,永保道统慧命不断。率性自然,任由物竞天择,与世浮沉,就是天道。通过敦诲明白宇宙决定论舆超越之道,明善诚身,择善固执,小则趋吉避凶,大则超凡人圣,就是人道。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日月无私照,人心有偏私。天道无私,人道则有私,故圣人设敦修道,长善救失。先圣敦民以明诚修道、赵避超越的途径,忧深虑远,故说。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什么叫做教?”以善先人者谓之敦。”(《苟子》)“敦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晏子》) “教”是传承道统的唯一手段。近代中国人受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以传授知识作为敦育主要目的,早已忘失了古圣。修道之谓敦。的遗训了。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可以看作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希望对教育的内涵能有更博大深远的理解,不仅敦人竞争求胜,还要教人敬业乐群,克己互助,把人文教育同科技教育结合起来,当作敦育的大方向。竞争与互助往往扦格,片面强调一方,必定造成社会心理失衡,不可不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