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易理探讨 >

道统与易经(10)

时间:2005-03-13 22:13来源: 作者: 点击:
现在西方国家以人权、民主或宗教为藉口,妄图干涉、改变别国政治生态,这是破坏文化生态平衡的霸道行径,绝对不能迁就退让。西方社会政治生态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中国不会盲目跟着它走向衰亡。中国古圣发现的中庸至德,是人类的中心价值。《系辞》所说“聪明
  现在西方国家以人权、民主或宗教为藉口,妄图干涉、改变别国政治生态,这是破坏文化生态平衡的霸道行径,绝对不能迁就退让。西方社会政治生态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中国不会盲目跟着它走向衰亡。中国古圣发现的中庸至德,是人类的中心价值。《系辞》所说“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的华夏古圣遗训,万古常青的华夏道统,才是炎黄子孙不可或失的瑰宝。保持文化生态平衡与自然生态平衡,应成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崇高目标。
  孙中山说:“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
  现在不正是炎黄子孙重温孙中山这个遗训,共同来发扬光大华夏统统的时候吗?
  五、易经是华夏道统的灵魂
  为什么根据三才一贯的易道创立起来的华夏道统,具有如此传承不替的强大生命力呢?《中庸》有一段文字道出了秘密:“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这段文字表明:华夏道统是建构在宇宙宏观、物我一体、知天知人、体用并及基础之上的至道与至德。质言之,建构在三才一贯易道之上的这个圣人之道,不论君子自身、庶民三王、天地鬼神、先圣後圣、过去未来,都同样适用,不容置疑改易的。孔子把《易经》视为华夏道统的灵魂而将它置於六经之首,把学易视为传承道统的关键。孟子说:“孔子圣之时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王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万章》下)孔子纂辑六经,述而不作,使中华文化古籍与华夏道统系统化,条理化,就是智与圣,就是素王与先师。必须明白,孔子是经由“下学上达”的心路历程之後才超凡入圣的。从十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到四十而不惑,这四十年为下学阶段:从五十学易而知天命,六十知人而耳顺,七十成圣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三十年为上达阶段。前个阶段矢志於进德修业,读书人一般可以做到。後阶段从“苇编三绝”知天知人到证入圣境,从心不逾,则是圣贤功夫,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从孔子的经历与思想看,选拔国家高层领袖,能博通天地人三才易道,懂得易经与道统的依存关系,知天知人,最为理想。《乾坤凿度》注文举汉代王凤的话说:“不读易经者不得登朝”。又举唐虞世南的话说:“不学易,不可为宰相。”道统不失,这些话便不会过时。孔子把易经视为儒家六经之首,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必须清楚指出,学易不等於学算卦。“君子不卜”,孔子喜易,对占卜并不热心。《黄帚内经》是易用的典型,它并不讲卜筮。《系辞》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勋,戚而遂通天下之故。”这不是算卦所能做到的。孔早晚年达到从心不逾的圣境,一切是非对错的争辩,吉凶祸祸的占算,已经成为余食赘行。君子素位时中,圣贤直道而行,外死生,忘祸福,知进知退,与时偕行。学易首在理解它的哲学义蕴并运用於人文哲学领域与生命哲学领域。易学是希贤希圣的大学问,把它视为占算个人吉凶祸福的工具,是对易学的极大曲解与误用。古圣作易目的在於。知同乎万物而道济天下”,而不是如阴阳家那样“使人拘而多所畏。” (见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义之所在,凶旦不避:祸福相倚,吉何必趋。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才是儒家本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