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易理探讨 >

《周易参同契》之易学思想简论(1)(2)

时间:2005-05-28 21:21来源: 作者:陈进国 点击:
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为道德包。易者言其德也。通情无门,藏神无内。光明四通,效易立节。大地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八卦错序,律历调列,五纬顺轨,四时和栗孽结,四渎通情,优游信洁,根著浮流,气更

  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为道德包。易者言其德也。通情无门,藏神无内。光明四通,效易立节。大地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八卦错序,律历调列,五纬顺轨,四时和栗孽结,四渎通情,优游信洁,根著浮流,气更相实,虚无感动,清净照明,移物致耀,至诚专密也。不烦不挠,淡泊不失,此其易也。变易也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替,君臣取象,变节相和,能消者息,必专者败。君臣不变不能成朝,纣行酷虐,天地反。文王下吕,九尾见。夫妇不变,不能成家,妲已擅宠,殷以之破。大任顺季,享国七百。此其变易也。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故易者,天地之道也,乾坤之德,万物之宝。至哉易,一元以为纲纪![4]
  东汉郑玄《易论》对《凿》注曰:
  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故《系辞》云:“乾坤其易之緼邪?”又云:“易之门户邪?”又云:“夫乾坤然示人易矣,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此言其易之法则也。又云:“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此言顺时变易,出入移动者也。又云:“天尊地,乾坤定矣。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此言其张设布列,不易者也。[5]
  上述解释说明:《易》理深刻体现在易(或易简)、变易、不易三层含义之中。具体言之,“易者”的第一义“易”(易简)具有宇宙论和本体论上的含义。就宇宙论层次言之,“易”虽是“虚无”、“情通无门,藏神无内”,却又“不烦不挠,淡泊不失”,蕴含着化生“有”的可能与契机。对于这个“易”,实不能简单以“物质”或“精神”来作剪裁。就本体论层次言之,“易”则指其作用于万物万事时所呈现的基本的法则或规律,如阴阳二气的动静、消息、进退等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故作为宇宙之“一元”的“易”,是“天地之道,乾坤之德,天地之宝”。作为最高本源与本体的“易”(易简),已蕴藏着“变易”、“不易”的内涵。孔颖达曾云:“盖易之三义唯在于有,然有从无出,理则包无。”[6]故所谓的“变易”,乃是从“无无而出”的“有”层面(即形而下的层面)描述构成“有”的质料因--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无常)的内在必然性。“不易”讲的是“备包有无”的“易”道在自然和社会领域的渗透和表现(阴阳、动静、刚柔)有其相应的恒常不变之性。“易”的三义实以“易简”最为根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