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易理探讨 >

《周易参同契》之易学思想简论(2)(2)

时间:2005-05-28 21:23来源: 作者:陈进国 点击:
从本体论议之,《参同契》则突出了乾坤体性(即易简)表现为“自然”而无人为的情态。73章称: 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自卵,其刍不全,夫何故乎?配合不连,三五不交,刚柔离分,施化之精,天地自然。犹火动而炎

从本体论议之,《参同契》则突出了乾坤体性(即易简)表现为“自然”而无人为的情态。73章称:
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自卵,其刍不全,夫何故乎?配合不连,三五不交,刚柔离分,施化之精,天地自然。犹火动而炎上,水流而润下,非有师导使其然也。
阴阳、动静、刚柔、进退、屈伸、雌雄等两两相对,相反相成的乾坤体性,本是“道”化生天地万物而自然禀有了的体性,故天地的生机自然也是勃发的。如果“违天背元”(即违背宇宙运动变化的法则),就是违反道创生宇宙(施化)的自然体性(牝鸡自卵)。魏伯阳的所谓道之自然,不仅指道化生万物是自然而然的(无为),而且指万物禀有道之性是自然而然。这无疑符合老子的“道法自然”大义,也甚契“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的《易》理。魏氏已深入地涉及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问题。其对乾坤体性的把握,已暗含着天地万物是自我运动的,天地万物的变化发展只能从其自身去寻找的矛盾观。正是由于《参同契》对于“大易”的“自然”体性的强调,故郝敬会说:“《周易参同契》作自魏伯阳,大旨宗老氏。《道德经》者,老子之《易》也。门户毂轴,囊龠探赜,不一而足。有无玄妙,悉本其中。故知此书宗老氏。于易,则《参同契》云尔。”[12]另者,魏氏强调“易简”的自然体性,也意在说明炼丹应遵循“自然之所为”即为无为的实践原则,用药时须遵循“以类辅自然”的原则。如83章曰:
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山泽气相蒸兮,兴云而为雨;泥竭遂成尘兮,火灭化为土;若蘖染为黄兮,似蓝成绿组;皮革煮为胶兮,麸蘗化为酒;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为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