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易理探讨 >

辞外心易(上)

时间:2000-12-19 23:46来源: 作者: 点击:
(一)心易提出 易,指易经与传的统称,又名周易。由古及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喜爱之,成书超过千部。在古代,《汉书·艺文志》评为诗、书、礼、乐、春秋五经之源。在当今,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又导致全球性的东方文化热、周易热。 如
  (一)心易提出
  易,指易经与传的统称,又名周易。由古及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喜爱之,成书超过千部。在古代,《汉书·艺文志》评为诗、书、礼、乐、春秋五经之源。在当今,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又导致全球性的东方文化热、周易热。
  如此名扬中外的巨著,说也奇怪,虽经历代名家注释,经、传的作者到底为谁,至今仍未能取得一致的公认。不仅经未能取得一致的公认解释,连《易传》也未能得到权威、公认的解释。近代易学大家高亨,在其著《周易大传今注》一书自序中,不得不感叹他说:“读者编览千家之言,反坠入五里之雾。注家自己走入泥潭,也引读者走入迷途”。
  通常人们学易,依据是经和传的卦辞、爻辞。从汉至今,易学有以郑玄(又名郑康成)为首的象数派,说易有简易、不易、变易三义。文章出了不少,对易的解说,越说越烦,仍然不能自园其说。于是,魏王弼又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主张废除象数派,提倡学易应重视义理,结合老庄之说。于是王弼便成为义理学的代表,
  两派之争,至今仍未能统一。其原因在于,双方都不能统一“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人,以卜筮者尚其占”的圣人四道之论,即对易仍只能停留在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的层次。
何以如此?系辞上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又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说卦传中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观系辞和说卦上述引言,可知问题出在人们以辞来理解易,而辞又不能达意,说不清性一命之理,说不清天阴阳、地阴阳、人体阴阳的变化规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