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风水堪舆 > 风生水起 >

浅谈风水文化(4)

时间:2005-02-15 05:13来源: 作者:李文 点击:
(3)观水 山随水行,水界山住,水随山行,山防水去。故观水之要,以认龙察砂为准。诚如缪希雍《葬经翼·难解二十四篇》所言: 凡山冈大势必有分合聚会。夫分即因水而界,合亦因水而聚,故山行千里,两水随之,亦复

  (3) 观水
  山随水行,水界山住,水随山行,山防水去。故观水之要,以认龙察砂为准。诚如缪希雍《葬经翼·难解二十四篇》所言:
凡山冈大势必有分合聚会。夫分即因水而界,合亦因水而聚,故山行千里,两水随之,亦复千里,转顾而交,遂成局势,前界先收,后亦随会……自此以后,山水再分,或远或近,各成会合,用水多寡,局势小大,亦必因之,原其去住,定其短长,要以前砂已返,后水复背,则水之用不为用,纤悉皎然矣……譬夫长江万里,南龙东奔,每一转折,便成会合,大则省会,小则郡邑,莫不然者。
  这种根据流域面积和集水范围来确定“用水多寡,局势小大”的观点,和现代经济地理学中的某些原理有许多相似之处。
  山水本不分离,而水口和龙穴的关系比龙脉更为直接。所以,“入山寻水口”历来被堪舆家视作相地之要诀而遵行不悖。
  夫水口者,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昔人谓:入山寻水口;又云:平地难得者,水口。盖局之大小,山之贵贱,咸于是乎别也……若在山中,必得交互水口,方为有力;若结都会及帝王陵,必有兆辰尊星坐镇水口,高昂耸异,望之惊慑者始合,……此总水口也,亦名大水口。若中间只结一地,余皆为用者,其近身必当有小水口……昔人谓:大水之中寻小水者,指此。盖水口乃地之门户。
  水口乃地之最低点,为消纳众水的好去处,同时也多是阴、阳宅所在的小封闭环境的入口。在平原地区,水口多为河口;在山区,水口多为山口。既然水口地当交通要点,形势如此重要,故而入山应当首寻水口。
  找到“水口”后,就应当结合察砂对龙穴左右两侧的三条水系——第一分(合)水、第二分(合)水、第三分(合)水——进行踏勘。这里,之所以要结合“察砂”是因为:“砂之湾者,水必湾;砂之秀者,水必秀;砂之走窜者,水必不收。砂水之形,实相比附者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