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这个箱,里头甚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只有一张命纸,用“紫微斗数”来批,批者署名“刘星台”,另一有一个图章,印文是刘怕温第二十几世裔孙(到底是二十几世,已记不清楚了)。此外还有一叠信。
看看批命的日子,屈指一算,绍如公那时才十岁。再看批章,有准有不准。例如批“子女宫”,王亭之还记得那两句诗:“一子送终无所憾,家财散尽又重兴”。王亭之果然散尽家财。少年时,用康熙干隆瓷器来吃饭饮茶,不知打破了多少,现在才知道,件件瓷器都可以入拍卖行。光是这一点,即可知所散尽的家财为如何耳。只是若说“重兴”,恐怕还兴不到先世的千分之一,然而毕竟总算有瓦遮头,有口素菜可食。
批绍如公的“寿元”,两句诗是:“五十寿元君欠一,积德延年实在人。”诗后有硃笔批道:“此关必可过。积德延年一纪,积大德可延二纪”。一纪是十二年,绍如公逝世时享寿六十有四,那么是延了十五年寿了,是一又四分一纪。所以这一条批章,不知算是准还是不准。然而奇怪的是“此关必可过”这一句。
王亭之解开那叠信,原来用红丝绳綑着,信封外有一张反摺的纸。一翻看,则是国威公的字迹。细读之下,王亭之吓了一跳。
这字条的内容大略说:子女皆咯血,忧心似煎。于路上遇见刘星台,刘星台说色气不佳。于是开坛观星,谓子女被蛊,此处存刘星台来信十余封,即事情本末也。
王亭之于是明白,绍如公的命盘批章中,说“此关必可过”,指的应该是“被蛊”之事。于是才想起,小时候庶祖母一再叮嘱,不可吃外人给的任何食品,有一次王亭之吃了长房一个长辈的一块酥糖,庶祖母知道,立即叫人拿滕鞭来,轻轻打了三藤,大概便亦跟当年的蛊事有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