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易理探讨 >

楚竹书《周易》的文献价值(15)

时间:2006-02-23 21:41来源:周易研究 作者:王新春 点击:
楚竹书《周易》中,有错无综的八卦中,仅出现了《颐》、《小@⑥(小过)》两卦,其余三十二卦,则皆为有综之卦。有综之卦中,仅有《大@⑦(大畜)》、《钦(咸)》两卦,其奇特符号标识的首符与尾符(前者出现在

  楚竹书《周易》中,有错无综的八卦中,仅出现了《颐》、《小@⑥(小过)》两卦,其余三十二卦,则皆为有综之卦。有综之卦中,仅有《大@⑦(大畜)》、《钦(咸)》两卦,其奇特符号标识的首符与尾符(前者出现在卦名后,后者出现在上爻之辞终了后)皆完整保留下来,并相异;而其他有综之卦,完整保留下首符与尾符的,其首符与尾符则皆相同。而仅存的两个有错无综之卦,《颐》的首符与尾符相异,《小@⑥(小过)》的首符残,尾符留。[1]实际上,准确地说,正是根据有综之卦中首符与尾符相同的卦间的对比,濮先生才发现了其所称的“相反卦”。例如,《@⑧(需)》与《讼》相综,二卦皆具有相同的红色方形首符与尾符;《(谦)》与《(豫)》相综,二卦则皆具有相同的黑色方形首符与尾符。我们认为,相当常见的有综之卦某两卦间,不仅自身有完全相同的首符与尾符,而且与对方拥有共同的首符与尾符,这种现象,的确反映出楚竹书的抄写者已具有了卦之相综一类的观念,抑或这种观念在他们之前已有,甚至相沿已久,他们只是以奇特符号标识的形式,将这一观念标识出而已。在这一观念下,其所昭示的,显然是有本有末(本者初爻,末者上爻)的卦的极而必反(本反成末,末反成本),以及与其反而所成的另一卦间的反而相通或覆而相通之理:两卦间,一方之本即另一方之末,一方之末即另一方之本;一方覆即成另一方,反之亦然。两卦间的这种关系,符示着物极必反以及相反互覆的物事间极则反、则覆,覆则彼此相通之理!至于有错无综之卦,因只残存了两卦,且其中的一卦首符残,另外的六个卦,尤其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纯阴、纯阳的《乾》、《坤》两卦,则未见,它们的首符与尾符原本是如何的,我们则已不得而知,所以楚竹书《周易》的抄写者究竟是如何看待这类卦间的关系及其所符示意蕴的,亦不可确知,兹不便作无根之猜测。除此之外,尚有二十四个有综之卦亦未见。未见之卦总计三十。这就意味着,六十四卦中将近二分之一的卦,包括其首符与尾符,未得见。在这样的情况下,濮先生仅据有综之卦的《大@⑦(大畜)》之尾符与《钦(咸)》之首符同为黑色“匚”形(此一符号标识,三十四卦中仅见于此两处),断言:“匚符号的前后反映出一个现象,即匚符号前是楚竹书《周易》之上部份,匚符号之后为《周易》下部份,匚符号可能是楚竹书《周易》上、下部份的分界符号。《大@⑦》尾符的匚,表明上部份结束,这一部份可称之为‘匚(音方)上’。《钦》首符的匚,表明下部份由《钦》开始,这一部份可称之为‘匚下’。”(第258页)[1]这是一种十分大胆的推断,笔者不敢贸然苟同。有谁会敢断言未得见的三十卦中不会出现此一“匚”符?!通行本《周易》,据孔颖达所言,系按照“二二相耦,非覆即变”的原则进行卦序排列的(第95页)[28],上述残存的楚竹书《周易》中,一些卦具有如此共同的首符与尾符,另一些卦具有如彼共同的首符与尾符,或许亦昭示着该传本卦序排列的信息。但仅据现存卦的首符与尾符,是尚难解读出该传本经文分篇的信息的。[Page]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