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易理探讨 >

楚竹书《周易》的文献价值(4)

时间:2006-02-23 21:41来源:周易研究 作者:王新春 点击:
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西晋初年的发现。《晋书·束皙传》记载:“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第1432页)[8]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

  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西晋初年的发现。《晋书·束皙传》记载:“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第1432页)[8]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后序》亦称:“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周易》及《纪年》最为分了。《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第2187页)[9]时至西晋,所谓“与《周易》上下经同”、“与今正同”,定当谓与今所言具有整齐划一的数字式爻题的通行本《周易》古经上下篇相同。魏襄王(即梁襄王)为魏惠王(即梁惠王)之子,嗣位于公元前319年(次年为其元年),卒于公元前296年。而魏安厘王,嗣位于公元前277年(次年为其元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据《孟子·梁惠王上》,惠王、襄王父子,孟子皆曾与之会过。由此可以断定,至少在战国后期,乃至中期或中期之前,数字式爻题业已成熟,并促成了通行本《周易》古经六十四卦展现方式的定型。
  尤有进者,数字式爻题的出现年代,可进一步由《易传》得以确证。在《易传》七种、十篇(所谓“十翼”)的著作年代问题上,与疑古过勇的李镜池先生认定其“上溯战国末,下至西汉中叶”(第13页)[10]相异,高亨先生曾言:“《易传》七种大都作于战国时代。”(第6页)[11]张岱年先生亦说:“《易大传》的基本部分是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的著作。”[12]刘大钧先生则认为:“《易大传》的基本部分是战国初期至战国中期写成。”(第24页)[13],笔者则认为,《易传》在春秋时期已经孕育,但其大量而系统地问世,却当发生在战国中期之后。诸篇当先后问世于战国中后期而最终编定于西汉宣帝年间(编定是对已成者的编辑,而非撰作)。[14]《易传》的《象传》、《文言传》、《系辞传》皆提及过数字式爻题。例如,《坤》六二爻《象传》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丰》六五爻《象传》称:“六五之吉,有庆也。”《乾·文言传》称:“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系辞上传》称:“‘初六:藉用白茅,无咎。’……”依常理,诠释者所诠释的文本文字,应为被诠释的文本所原有,而不是为诠释者所增加。据此,我们认为,与其说数字式爻题为《易传》作者所添加,不如说在《易传》诸篇问世时、乃至其前,这种爻题已确立。因而,数字式爻题以及通行本《周易》古经六十四卦展现方式确立的时代,可进一步断定为战国中期乃至其前。而无论是楚竹书《周易》,还是帛书《周易》、汉简《周易》,其数字式爻题皆相承自战国中期乃至其前业已确立的数字式爻题。楚竹书《周易》又是其中对数字式爻题早已确立的今所见最早的文献见证。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