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操作状况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扼而作春秋,……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是太史公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里一段有名的议论,两千多年来代代相传,脍炙人口(古代的传抄,也流传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的文本)。当年周文王被...
内容提要 本文仍然是依据古代竹简不方便记录图形的基本观点,认为古代的简册《易经》典籍由于操作技术性的原因,缺失了“河图”和“洛书”。 关键词:易经、河图、简册、八卦 易学,向来被认为是国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形象之一。改革...
乾卦,元亨利贞。元,始也;亨,亨通;利,有利;贞,问也。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享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享利贞”。实是儒家精神的体现。 再看乾坤之文言传: 潜龙勿用,阳元潜藏; 见龙在田,...
“太和”是世界界之最高境界,“乾道(天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同时,易之精妙,亦提出如何达到和之境界,“有象期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何义?讲万事万物都有“象”,同时也有其对立面;对...
“易”即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为中国文化之源。可以说,中国没有一部经典像周易影响这么深远,具有周易这样崇高的地位。“易”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国学与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说:“周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学”(注:《精神现象...
摘 要:根据科学的历史发展观。通过文献与考古的印证,我国在距今18000年前出现原始饲养业,相当古史记载的伏羲时代;在距今14000年前出现原始农业,相当神农时代;距今5000年前出现原始畜牧业,相当黄帝时代。伏羲氏、神农氏、少典氏、有娇氏、炎帝、黄帝、...
■《周易》最初是一部用来算卦的书。它反映了先民们企图摆脱神的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求生智慧,可以说是一种文明的创造。可是,用《周易》算卦,并不能真正预测人的前途和命运。 ■《周易》从周朝初年流传至今,历经三千年而不衰,其价值不在于占术,也不在...
入元,大多数人在宋《易》的基础上,或发挥“图”“书”,或谈“性”“理”,由《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四》的介绍来看,其中立论扎实有见解者,如黄泽撰《易学滥觞》,他评价前人说《易》,认为王弼全废象数,结果入于玄虚,汉儒全依象数,结果失于繁碎...
及至宋代,《周易》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兴旺时期。 宋人治《易》,著作丰富,尤注意“图”“书”之发明。 所谓“图”“书”,主要指“河图”与“洛书”,是当时宋人附会前人《易》注而发明出来的《易》图。这些《易》图又被后人互相附会、发明,愈演愈繁。...
由《左传》《国语》所载筮例考之,春秋人解《易》非常简约概括,如“屯,固;比,入”;“坤,安;震,杀”等,皆以一字断卦义。汉初人田何传《易》,可能仍秉春秋遗风,如他的弟子丁宽,“号丁将军,作《易说》三万言,训诂举大谊而已”(《汉书儒林传丁宽...
易经大循环阴阳此消彼长的规律与焉清晰起来:阳仪从首卦复演进到尾卦乾,阳在逐步增长...
《周易》成语与中华民族精神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几...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