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易学应用 > 易与科学 >

《周易》生态美意蕴解读(12)

时间:2006-08-05 02:58来源: 作者:彭松乔 点击:
综上所述,我认为通过现代生态眼光的烛照,《周易》文本中可以解读出十分丰富的生态美内核。这种东方特有的古代朴素而深邃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矫正近代以来居于人类思想主导地位的主客二分世界观的反生态倾向无疑

  综上所述,我认为通过现代生态眼光的烛照,《周易》文本中可以解读出十分丰富的生态美内核。这种东方特有的古代朴素而深邃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矫正近代以来居于人类思想主导地位的主客二分世界观的反生态倾向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这一源于对宇宙本体直觉体悟而生发的生态智慧,较之理性思维更容易认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更容易体验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内在需要,因而也更有利于深刻地把握生态问题的实质,认清人类在地球生物圈和整个宇宙中的地位,进而以一种更加深宏的生态情怀去制订生态保护策略,积极地参与生态美建设,引导人们按照生态规律和生态美的要求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正如美国生态哲学家卡普拉所相信的那样,遵循《周易》所指明的“自然”和谐的平稳变革道路,人类就可以把社会文化变迁的冲突减少到最低程度,比较顺利地度过当代历史转折的危机时期。[9](P24-25)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周易》作为一本卜筮之书内在固有的神秘主义局限性,以及它作为整体模糊思维所缺乏的实践性品格,因此,我们在肯定《周易》包含的生态美意蕴同时,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刚从西方主客二分反生态认识中奔突出来又掉入东方神秘主义陷阱。

  参考文献:
  [1]徐衡醇. 生态美学[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韩德信. 当代中国美学:走向生态美学[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德)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上)[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4]彭富春. 译者前言[A].(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5]佘正荣. 生态智慧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6]贡布里希. 秩序感[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