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易学应用 > 易与科学 >

《周易》生态美意蕴解读(8)

时间:2006-08-05 02:58来源: 作者:彭松乔 点击:
“保合太和”:多元共生的生态和谐美 生态美是一种和谐之美,这种和谐是生命之间相互支持、互惠共生以及与环境融为一体所展现出来的美的特性。它源于地球生命物种多元共生、协同进化的基本规律,并通过一定的空间生

  “保合太和”:多元共生的生态和谐美
  生态美是一种和谐之美,这种和谐是生命之间相互支持、互惠共生以及与环境融为一体所展现出来的美的特性。它源于地球生命物种多元共生、协同进化的基本规律,并通过一定的空间生态景观表现出来。生命物种进化的历史告诉我们,自从地球上生命产生以来,经过大约30亿年的进化过程,到目前为止,大约有1000万种生物,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生命物种,构成了地球环境的主体——生物圈。生命物种多元共生、协同进化作为地球生物圈的最大特点,是地球经过几十亿年发展的结果,是生命物种支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地球上不同的地理分布和各种生态因子作用的差异,造成了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在各种不同的生态景观中,与这些环境一起演化着的不同生物有机体和生态子系统之间,往往都存在着通过竞争来求得生存的关系,但是这种竞争又是发生在广泛的合作背景之下的,即便是那些自然界中互相对立的生命物种之间也存在着互济共生的生态合作关系,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且相互依赖共同构成生命物种不可或缺的链环结构(特别是食物链),因此,在大自然中,生命物种之间不是一个物种消灭另一个物种的相互排斥关系,各个不同的生态子系统之间也不是一个子系统消灭另一个子系统的相互排斥关系,而是“处在生态系统有规则地自发地产生着秩序的状态,在丰富、美丽、完整和动态平衡方面,这种秩序要比该系统任一组成部分的秩序高出一筹,它维持着(也得益于)这些组成部分的丰富、美丽和完整。”(美国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语,见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第23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版)它们和谐相处,充分利用着环境提供的生存条件。可以说,正是众多的生命物种和生态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合作及其与环境的协调,才造就了地球上蓬勃旺盛的生命景观,形成了生态的和谐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