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易学应用 > 易与科学 >

《周易》生态美意蕴解读(6)

时间:2006-08-05 02:58来源: 作者:彭松乔 点击:
对照《周易》由人与自然交融的生命体验所感悟出来的生态节律美追求,反思我们人类今天在许多问题上逆天而行的种种非生态思想行为,我们一定会不以为然的。试想一想,当我们漫步在利用转基因技术人造的树林中,吃着

  对照《周易》由人与自然交融的生命体验所感悟出来的生态节律美追求,反思我们人类今天在许多问题上逆天而行的种种非生态思想行为,我们一定会不以为然的。试想一想,当我们漫步在利用转基因技术人造的树林中,吃着化学制剂催熟的反季节苹果,看着克隆羊那不自然的身体晃动在条块划分的人为景观之中,我们难道会产生人与自然交融而激发出来的真正生命之美感吗?不,我们会感到浑身的不舒服、不自在,难以接受,因为它们身上被人为改变节律的成分使其不可能体现出生命周期性的生态节律美。所以我宁愿躺在荆棘丛生的荒野,去听那不知名小鸟的叫声,去看那满目的杂草与落叶,它们身上体现的自然节律,才是宇宙新陈代谢的脉动,才是与我们人类内在的生命节律血肉相连的。
  “辨物居方”:诗意栖居的生态环境美
  人们追求生态美,除了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长远目标外,自然也包含着居住小生境的适生与惬意。富有诗意的山水田园、村居民舍或具有自组织、自调节功能的生态城市,不仅能为人提供遮风挡雨的栖身之所,而且也是洗刷被尘世浊俗污染了的心灵的净化之地。通过这一劳动筑造之居所,人们能够俯视大地,仰望天空,体悟生命本真的无穷乐趣。因为“人在与生态景观发生审美的关系时,很难像对其他审美客体那样,把生态环境也当成与自己分离开来的对象,难以同这个环境保持一种非利害关系的距离。人就是这个环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他对其中的生态美的体验是与该生态系统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联的。”[5](P263)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古代人建造住宅,特别讲究“风水”之美,追求人与自然一体和谐、生态智慧与诗性掌握的高度融合,西方一些现代城市的选址与建设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效果(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就是基于这样的建筑理念而建设的一座现代化生态城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