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易经网 - 轻松学习周易从此开始!

国际易经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周易学术 > 易理探讨 >

道与无(4)

时间:2007-03-05 16:43来源: 作者: 点击:
二、《老子》第一章简论 原 文 通 解 道可道,非常道; “道”说得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命名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无名,天地之始; “无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万物之母。

  二、《老子》第一章简论

  原 文                         通 解

  道可道,非常道;            “道”说得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命名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无名,天地之始;            “无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万物之母。            “有名”是万物的根本。 故                    所以常无,欲以观其妙;            经常从无形象处去认识“道”(无名)的
  微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经常从有形象处来认识万物(有名)的归
  宿。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这两者(有形和无形)是同一个来源而有
  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                它们都可以说是深远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极远极深,它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这是作为《老子》的始章,它一口气提出了诸多的哲学概念,如:“道”、“名”、“无”、“有”、“同”、“玄”等以构成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因此,它也成为《老子》巨着的总纲。
  在这些概念中,由于研究老子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也提出许多不同看法和见解,可谓见仁见智。也由于近代学者多偏于对老子的思想的研究,而对其科学意义分析甚少,为了体现老子科学思想的真正价值,所以我有必要用《周易》的“光—气说”对该章进行初步探究。
  道是实体,表示自然的存在,所以称为“朴”。“朴”者光气也。人们认识它也好,不认识它也好,它们仍然是自然存在的物质,故“道之为物”。如果人们知道了它,发现了它的存在规律,我们就可以称之为道,“可道”也。由于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数量,质量,以及物理,化学的演化不同等,以构成各自特点的规律,因此其道无常,“非常道”。[Page]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分隔线----------------------------
------分隔线----------------------------
热点内容